全國政協委員戴和根:竹基復合材料產業大有作為
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新的一年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,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,明確要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經濟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和根接受《中國綠色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在落實“雙碳”目標背景下,竹基復合材料的研發與應用不僅有助于推動綠色建筑和可持續發展,還能有效緩解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,做好“竹”文章,前景廣闊。
戴和根說,竹材是可再生資源,具有生長速度快、碳匯能力強等特點,通過現代技術加工形成的竹基復合材料,符合“以竹代塑”“以竹代鋼”“以竹代木”等發展趨勢,并已在建筑、交通、市政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。
然而,戴和根調研發現,我國蓄竹量達6億噸,每年可砍伐量為1.5億噸,但目前年應用量僅0.4億噸,尚有1.1億噸竹材被閑置。同時,竹基
復合材料在大規模應用中,仍面臨技術成熟度、成本控制、市場推廣等多方面的挑戰。比如,竹基復合材料產品體系較為單一、竹基復合材料產業規模小而散、竹基復合材料的標準和認證的體系建設相對滯后等。
他說,如果將閑置竹資源做成竹基復合材料產品,加快推動相關產業發展,將在解決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、促進農民增收方面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,并對節能減污降碳、改善人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。
對此,戴和根進行了深入思考。他認為可以從4方面推進竹基復合材料產業發展。
推進全產業鏈協同聯動體系。制定竹基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政策,建立從原料種植、加工到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協同體系,形成閉環產業鏈。設立竹復合材料產業園區,提升整體生產效率和質量控制水平。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,提升規模化、標準化、產業化發展水平。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業聯盟,加強竹材供應鏈保障能力。
提升研發能力和裝備水平。加大對竹基復合材料的基礎研究與應用技術研發投入,重點突破高性能竹纖維提取、高強度復合材料制備等關鍵技術。支持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攻關,建立國家級竹基材料技術創新中心。推動加工裝備向機械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方向發展,開發適應高效加工需求的專用裝備。
強化標準引領和拓展場景應用。加快相關產品的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制定,為竹基復合材料的推廣應用提供依據。積極推動標準國際化進程,提高我國竹基材料產品的國際市場認可度。加大政府宏觀引導和政策扶持力度,給予必要的財政和稅收優惠。大力推動綠色建筑、交通運輸、市政、水利等領域的使用,特別在管道、管廊中對傳統鋼材和混凝土材料應用替代。
竹纏繞管廊 王旭東 攝持續擴大國際交流與推廣。把竹基復合材料技術與產品納入“一帶一路”以及其他多邊及雙邊國際合作項目,充分發揮國際組織的作用,與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共同分享我國的竹基復合材料技術。培育大型跨國竹產品企業,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規范有序在境外組織竹產業貿易投資促進活動。引導推動竹產品國際貿易規則制定。
戴和根說,中國鐵建正在搶抓竹產業發展新機遇,持續推動竹基產業投資、設計、建造全產業鏈深度融合,為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經濟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而努力。
作者:中國綠色時報 吳兆喆
編審:李瑩
終審:張鑫
-
山東建固
建大加固院
-
(0531)86367232



地址:濟南市歷山路96號山東建筑大學(和平校區)
電話:(0531)86367232
傳真:(0531)86993042